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2, Vol. 41 Issue (6): 597-599
适应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研究
钟诚 , 刘铉东 , 韩玉婷 , 许馨     
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针对查干油田的3种特殊岩性岩石研制适应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通过测定不同岩性岩心在不同酸液中的溶蚀率确定了适应特殊岩性岩心的主体酸液,在此基础上对酸液添加剂包括缓蚀剂、铁稳剂、粘土稳定剂、助排剂进行筛选,得出了适应3种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所研制的酸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酸化和缓速效果。
关键词特殊岩性    溶蚀率    酸化    酸液添加剂    
Research on the acid systems to adapt special lithology
Zhong Cheng , Liu Xuandong , Han Yuting , et 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acid systems for three special lithology rocks containing Yi-2 well volcanic rocks, Liping-1 well limestone rocks and Xi-3-69 well dolomite-mud rocks from Chagan oilfield, the dissolution rates of different special lithology cores in different acids are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main acids, then the acid addictives including corrosion inhibitor, iron stability agent, clay stabilizer and discharge aiding agent are selected. In this way the acid systems adapting for three special lithology rocks are developed and they all have good acidizing and retarding effects by measurement of dissolution rates.
Key words: special lithology    dissolution rate    acidizing    acid addictive    

随着我国对油气藏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强,以特殊岩性为主要储层的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1],如大庆油田徐深火山岩气藏,胜利油田济阳坳陷特殊岩性油藏,玉门油田凝灰质砾岩油藏[2-4]。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化学成分复杂,物理状态多样,储层岩性特殊,非均质性强[5]。针对火山岩、灰岩、白云泥质岩开展了适应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研究,通过测定岩心溶蚀率确定主体酸液,然后对酸液添加剂进行筛选,形成了适应该类特殊岩性储层的酸液体系。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特殊岩性岩心:意2井火山岩(查干油田,井深2693 m),力平1井灰岩(查干油田,井深3386 m~3395 m),锡3-69井白云泥质岩(查干油田,井深1776 m~1785 m);不同浓度酸液由实验室自制。

酸液添加剂:缓速剂1、缓速剂2,四川光亚聚合物公司;助排剂FR-CL/HM-II、FR-CL/HM-Ⅲ,盘锦汇明实业有限公司;缓蚀剂CT1-3,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缓蚀剂YBH-1、粘土稳定剂YBNW-3,西安亚邦公司;铁稳剂SD1-11,广汉圣迪科技开发公司;缓蚀剂WLD31A、铁稳剂WLD28A、助排剂WLD-15,四川威尔敦化工有限公司;EDTA、KCl、NH4Cl、膨润土,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1.2 实验方法

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886-1993《砂岩缓速酸性能评价方法》中的静态失重法对岩心酸溶蚀率评价。按照SY/T 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SY/T 6571-2003《酸化用铁离子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SY/T 5762-1995《压裂酸化用粘土稳定剂性能测定方法》和SY/T 5755-1995《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对添加剂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主体酸液确定

一般岩心溶蚀率不应超过40%,否则容易过度酸化,造成储层岩石骨架的破坏[6]。取100目筛网过滤后的岩心粉烘干;称取岩心2 g,精确到0.0001 g,放入烧杯中;按1 g岩心/20 mL酸液的标准,将岩心与酸液充分混合,放入80 ℃水浴锅中反应4 h,过滤反应后的岩心,计算溶蚀率。

2.1.1 意2井火山岩主体酸液确定

常规盐酸、常规土酸、磷酸及多氢酸对于该岩心的溶蚀率见表 1

表 1    意2井火山岩在不同酸液中的溶蚀率

表 1可知,常规的盐酸和土酸对该岩心的溶蚀率过高,磷酸和多氢酸都能满足溶蚀要求,当2%磷酸+2%多氢酸共同作用时,其溶蚀率比两者酸液单独作用时都低。两种酸液都属于多级电离的酸液[7],相互抑制对方的电离,使得混合酸液电离出的氢离子比单独的酸液电离出的氢离子少。在酸化作业中,需要降低酸岩反应速率,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相同溶蚀能力的酸液,溶蚀率较低的酸液更优。2%磷酸+2%多氢酸适合作该岩性储层的主体酸液。

2.1.2 力平1井灰岩主体酸液确定

力平1井灰岩在常规盐酸和不同浓度磷酸中的溶蚀率见表 2

表 2    力平1井灰岩在不同酸液中的溶蚀率

常规的盐酸对于该岩心的溶蚀率过高,而2%的多氢酸与该岩心的反应也很剧烈,并且反应后岩心与酸液呈失水海绵状。

该岩心含酸溶矿物较高,4%磷酸的溶蚀率就已经超过40%。降低酸液浓度,残酸pH值较高,容易形成二次沉淀,对储层造成伤害。为保持酸液对岩心具有一定的溶蚀率, 在酸液中加入缓速剂,能显著降低酸岩反应速率,延长酸液作用时间及距离。从实验结果可知,4%磷酸+1%缓速剂2适合作为该岩性储层的主体酸液。

2.1.3 锡3-69井白云泥质岩主体酸液确定

锡3-69井白云泥质岩在不同酸液中的溶蚀率见表 3

表 3    锡3-69井白云泥质岩在不同酸液的溶蚀率

表 3可知,该岩心在10%的盐酸中强烈膨胀水化,无法测定其溶蚀率, 磷酸和多氢酸对其溶蚀率较为适宜,相同浓度的多氢酸比磷酸的溶蚀能力更强,4%磷酸更适合作该储层的主体酸化液。

2.2 酸液添加剂的筛选

为了减缓酸液对井口与井下油套管的腐蚀,防止铁离子沉淀以及粘土的脱落、分散运移,提高酸化反应后残酸的返排能力等,室内进行了酸液添加剂的筛选。

2.2.1 缓蚀剂

分别将三种缓蚀剂按酸液量的2%置于酸液中,放入称量好的N80钢片,在80 ℃下腐蚀4 h后,取出冲洗,烘干称量,计算腐蚀速率和缓蚀率。

三种缓蚀剂在不同酸液中的缓蚀性能见表 4。酸液1、酸液2、酸液3分别表示适用于意2井火山岩、力平1井灰岩、锡3-69井白云泥质岩的主体酸液。

表 4    三种缓蚀剂在不同酸液中的缓蚀性能

表 4可知,YBH-1在酸液1中缓蚀性能最好,CT1-3在酸液2和酸液3中缓蚀性能最好。

2.2.2 铁离子稳定剂

配制含5 mg/mL铁离子的酸液,铁稳剂加量为2%(w)。将酸液pH值调到3.5左右,80 ℃下,反应4 h,将沉淀过滤,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铁离子含量,测定控铁能力。

表 5可知,酸液类型对铁离子稳定剂的控铁能力影响不大;3种铁稳剂相比,SD1-11的效果较好,因此选择SD1-11作酸液体系的铁离子稳定剂。

表 5    三种铁离子稳定剂在不同酸液中的控铁能力

2.2.3 粘土稳定剂

用离心法测定防膨率,称量0.50 g膨润土粉,精确至0.01 g,装入10 mL离心管,分别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2%的粘土稳定剂溶液、水、煤油,摇匀,在室温下存放2 h,在1500 r/min转速下离心15 min,测定膨润土的体积。

表 6可知,3种粘土稳定剂相比较,YBNW-3对粘土的稳定效果最好,因此选择YBNW-3作为酸液体系的粘土稳定剂。

表 6    不同粘土稳定剂(2%)对膨润土的防膨率

2.2.4 助排剂

在三种酸液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助排剂,在常温常压下,采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各酸液的表面张力,从而确定出效果较优的助排剂。

表 7可以看出,FR-CL/HM-Ⅲ降低酸液表面张力的能力优于FR-CL/HM-II和WLD15,因此选择FR-CL/HM-Ⅲ作为酸液体系的助排剂。

表 7    加入助排剂(1%)的不同酸液的表面张力

2.3 适应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

通过实验,得出适用于3种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意2井火山岩:2%磷酸+2%多氢酸+2%缓蚀剂YBH-1+2%铁稳剂SD1-11+2%粘土稳定剂YBNW-3+1%助排剂FR-CL/HM-Ⅲ;力平1井灰岩:4%磷酸+1%缓速剂2+2%缓蚀剂CT1-3+2%铁稳剂SD1-11+2%粘土稳定剂YBNW-3+1%助排剂FR-CL/HM-Ⅲ;锡3-69井白云泥质岩:4%磷酸+2%缓蚀剂CT1-3+2%铁稳剂SD1-11+2%粘土稳定剂YBNW-3+1%助排剂FR-CL/HM-Ⅲ。

对适应各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在80℃下进行了溶蚀率评价,结果见表 8

表 8    3种特殊岩性酸液体系溶蚀率评价

表 8可以看出,针对特殊岩性储层岩心研制的酸液体系,初始0.5 h的溶蚀率和4 h的溶蚀率相差较大,但均在40%以内,说明所研制的酸液体系具有很好的缓速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岩心因过度酸化造成储层岩石骨架的破坏。

3 结语

经过实验得出了适应3种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通过对适应各特殊岩性的酸液体系溶蚀率进行评价,所研制的酸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溶蚀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才能, 张光亚, 陶士振, 等. 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特征重大发现及非常规石油地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2): 129-145.
[2]
徐正顺, 房宝财.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J]. 天然气工业, 2010, 30(12): 1-2.
[3]
武刚, 赵永杰, 吴伟济, 等. 济阳坳陷特殊岩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J].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6(1): 31-33. DOI:10.3969/j.issn.1673-2677.2004.01.009
[4]
刘永山, 邢绍安, 肖志明, 等. 深度酸化技术在玉门油田青西探区窿4井的研究与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23(2): 54-56. DOI:10.3969/j.issn.1000-7393.2001.02.016
[5]
永场. 辽河实施特殊岩性油气藏水平井注采新模式[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3): 75-77.
[6]
SY/T 5358-2010,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 http://jz.docin.com/p-808958558.html
[7]
郭文英, 赵立强, 曾晓慧.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性能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7, 36(2): 139-14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yytrqhg2007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