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4, Vol. 43 Issue (4): 463-466
浅议丙酮肟在引进分厂锅炉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唐浠 , 瞿杨 , 蒋宇 , 吴高亮 , 秦婧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
摘要: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原来在锅炉给水系统中一直使用联氨作为除氧剂,但由于联氨易燃易爆、除氧速度慢、具有毒性等原因,则采用丙酮肟代替联氨进行除氧。分析使用丙酮肟除氧后的数据,丙酮肟较联氨而言,除氧效果更好,毒性更低,不影响水汽系统,对设备有保护作用和缓蚀效果,并减少了生产成本,更具有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关键词丙酮肟    联氨    除氧剂    
Application of acetone oxime in the boiler feed system in Injin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
Tang Xi , Qu Yang , Jiang Yu , Wu Gaoliang , Qin Jing     
Yinjin Branch of Chongqing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 General,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ongqing 401236,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easons that hydrazine is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lowly reacts with oxygen, toxic, etc., it is substituted by acetone oxime as deoxidant in Yinjin Branch of Chongqing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 Gener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etone oxime has better deoxidization effect and lower toxicity than hydrazine, and it does not affect the water vapor system, so that it can protect the equipment and has inhibit effect. Further more, acetone oxime can als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erefore, it is mor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acetone oxime    hydrazine    deoxidan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原来在锅炉给水系统中使用的除氧药剂为联氨, 在使用过程中,联氨的除氧效果较好,但联氨在低温下反应速度较慢、易挥发、有一定的毒性,对环境污染大,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1-2]。因此,为了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引进分厂从2011年4月21日开始,使用丙酮肟代替联氨在锅炉给水系统中进行除氧。实践证明,丙酮肟不仅除氧效果较联氨好,同时还避免了除氧剂对系统装置的腐蚀。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还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 氧腐蚀的危害

氧腐蚀是锅炉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腐蚀,造成的后果是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 另外若热力系统中被带入腐蚀产物, 系统中将形成积盐和结垢, 从而引起热效率降低, 水汽品质下降,甚至引发爆炸等情况。因此, 对锅炉给水系统进行除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或减轻锅炉运行过程中的溶解氧腐蚀,必须对锅炉的给水进行除氧处理,主要方法包括热力除氧和化学除氧。化学除氧是向含有溶解氧的水中加入某种还原性药剂,使O2与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除氧剂应具备以下条件:对氧具有强还原作用;除氧剂及其反应产物不引起锅炉和凝结水系统的腐蚀。

2 丙酮肟的性质
2.1 理化性质

丙酮肟(Acetone oxime)的物理性质见表 1。分子式为:(CH3)2C=N-OH(分子结构如图 1所示),因此又称为二甲基酮肟(Di Methyl Ketoxime),英文缩写名为DMKO,相对分子质量73.09,密度0.901 g/cm3,外观为白色棱晶状结晶或粉末,还原性较强,在空气中易挥发,呈中性反应,在稀酸环境下容易水解,易溶于水和醚、酮、醇等有机溶剂。

表 1    丙酮肟物理性质 Table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cetone oxime

图 1     丙酮肟分子结构 Figure 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cetone oxime

2.2 除氧机理

丙酮肟对氧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它易与给水中所溶解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起到降低给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作用。该反应进行速度快,除氧较为完全。

丙酮肟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3 分解性

丙酮肟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其产物有甲酸、乙酸和氮的氧化物等。研究[5]表明,在确保除氧效果,且DMKO残余量为5~40 μg时,某电厂所有水汽样品中均未检出甲酸、乙酸、Cl-、SO42-,抽检部分样品也未发现NO2-和NO3-。因此,使用DMKO除氧对水汽系统无不良影响[6]

2.4 保护作用

由于DMKO是强还原剂,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氧化保护膜。生成氧化膜的化学反应式为:

因此, 设备中使用含有DMKO的溶液,可以形成一层Fe3O4膜附着在设备内表面上,防止或延缓腐蚀,对设备内表面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和缓蚀效果。DMKO对铁铜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可以防止锅炉因形成氧化物沉积而引起金属管过热和腐蚀损坏[3],对已沉积在管道、设备壁上的铜的腐蚀产物还有清洗作用[5]

2.5 低毒性

丙酮肟具有低毒性的特点。联氨LD50为59 mg/kg,丙酮肟LD50为5 500 mg/kg[4],相比之下,丙酮肟的毒性远远低于联氨。因此,在锅炉给水系统中使用丙酮肟,一方面不会使操作人员在设备进行的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另一方面还保护了环境。

3 丙酮肟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3.1 工艺指标

引进分厂共设有A、B、C 3台锅炉,要求除氧后溶解氧量不大于0.02 mg/L。在经过热力学除氧之后,给水中所残余溶解氧量已经很低。因此,需要保证在用药后药剂残余量尽可能少的前提下,溶解氧含量达标。

3.2 理论投药量的计算

DMKO加药剂量理论计算公式如式(1)[6]

(1)

式中,G为给水中加入DMKO剂量,g/h;Q为给水流量,m3/h;a为给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μg/L;ΔA为给水中维持DMKO的过剩量,μg/L;ε为DMKO的产品纯度,%(质量分数)。

假设Q取25 m3/h、a取200 μg/L、ε取99.93%、ΔA取35 μg/L,则经过计算,每个月DMKO的用量约为1.74 kg。由于给水中溶解氧(DO)浓度是变化的,因此相应的每个月DMKO的使用量会随DO浓度有所波动。

3.3 投加办法

目前, 丙酮肟投加方法是利用原有的联氨罐作为投加设施。使用该罐将丙酮肟投入水中,开启搅拌器约5~10 min,溶解完全后关闭搅拌器。装填频率和次数根据罐内药量而定,当罐内无液时,补充投加。

3.4 数据分析
3.4.1 投放浓度对比

为了直观反映联氨与DMKO除氧效果的优劣区别,选取DO浓度相近的时间段,根据两种除氧剂的投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选取联氨除氧2010年后半年(除氧前ρ(DO)=115~140 mg/L, 除氧后ρ(DO)<0.02 mg/L)和DMKO除氧2012年前半年(除氧前ρ(DO)=125~145 mg/L, 除氧后ρ(DO)<0.02 mg/L)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见表 2表 3)。

表 2    联氨投放浓度 Table 2    Dosage of hydrazine

表 3    DMKO投放浓度 Table 3    Dosage of dimethyl ketoxime(DMKO)

表 2表 3可以看出,在DO浓度相近的情况下,联氨投放浓度明显大于DMKO的。从而可以看出,联氨的除氧程度和效果远差于DMKO。

3.4.2 残余浓度对比

从2010年全年实验分析数据中随机抽取20份联氨残余样本,所得样本情况如表 4所列。

表 4    联氨残余样本(ρ/(mg·L-1)) Table 4    Residual amount of hydrazine

由于使用了简单随机取样的抽样方法得到表 4,所以表 4中的数据是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可以根据表 4得出联氨在给水中的平均残余质量浓度为6.65 mg/L。

同样地,从2012年全年实验分析数据中抽取20份DMKO残余样本,可得样本情况如表 5所列。根据表 5可得,DMKO在给水中的平均残余质量浓浓度为0.33 mg/L。

表 5    DMKO残余样本      (ρ/(mg·L-1)) Table 5    Residual amount of dimethyl ketoxime(DMKO)

根据表 4表 5绘制出联氨与DMKO的残余浓度波动曲线图 2

图 2     联氨与DMKO残余浓度波动曲线 Figure 2     Fluctuation curve of residual amount of hydrazine and DMKO

图 2可以看出,联氨在给水中的残余浓度波动幅度远大于DMKO的,联氨的平均残余浓度是DMKO的近20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 从除氧剂本身来说,在相同情况下,相对于DMKO,联氨除氧深度差,除氧速度慢[4],造成在相同时间和相近DO浓度的情况下,联氨的残余浓度要远高于DMKO的,且波动幅度也大于DMKO。

(2) 从投加浓度来看,联氨的投加浓度远大于DMKO的,再加上除氧效果的差异,势必导致联氨残余浓度的波动更大。

(3) 从客观上讲,给水中DO浓度随温度、压力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同一种除氧剂而言,不同时间段内所消耗的量是不同的,这样就会造成在投加浓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除氧剂残余浓度发生波动。

3.4.3 除氧效果

根据引进分厂的工艺指标可知,当ρ(DO)<0.02 mg/L时,DMKO的残余浓度越小,则越节约生产成本。由此原则,连续12天对DMKO残余浓度进行取样分析,投药后分两个时间(9:00和17:00)对DMKO残余浓度和DO浓度进行测验(见表 6)。

表 6    DMKO残余浓度      (ρ/(mg·L-1)) Table 6    Residual amount of DMKO

表 6可以看出,在24份数据样本中,DO质量浓度均小于0.02 mg/L,满足了工艺指标的要求。由实验分析数据可知,样本中DMKO残余质量浓度最小值为0.03 mg/L,验证了理论投药量计算中ΔA取值的可用性。

4 可行性分析

在投放DMKO时,所需的药量远小于联氨,节约了用工成本和劳动成本。使用的投放设备为原来投放联氨的加药设备,没有增加任何设备投资。由表 2表 3可以得出,联氨全年的投放量大约为1 400 kg,DKMO全年投放量大约为24 kg。联氨的价格为11 000元/t,DMKO的价格为48 000元/t,据此可以计算出购买联氨需要花费15 400元/年,购买DMKO则只需花费1 152元/年,即更换除氧剂后,每年可以减少花费14 248元。

5 结论与建议

(1) 丙酮肟的试用表明,使用丙酮肟代替联氨可以完全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还降低了操作过程中除氧剂毒性的危害,既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不受到危害又保护了环境,并且还降低了生产费用。因此,丙酮肟在锅炉给水系统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

(2) 根据每天给水中DMKO残余浓度和DO浓度,可适当调节加药量,保证在满足除氧需求的前提下,控制用药成本。

(3) 由于DMKO在除氧后生成N2O(笑气),对臭氧层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另外N2O在高温下会分解为NO和NO2,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仍需发现新的除氧剂来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熊勇, 张廷洲, 王军, 等.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适应性改造情况综述[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0, 39(S1): 9-12.
[2]
王军, 岑永虎, 张有军, 等.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污水处理装置优化运行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0, 39(5): 459-461.
[3]
丁姗姗, 曹顺安, 胡家元. 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化学除氧剂[J]. 工业水处理, 1999, 30(4): 17-21. DOI:10.3969/j.issn.1005-829X.1999.04.007
[4]
徐淑云. 药理实验方法学[M]. 第一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400-407.
[5]
陈晓峰. 用低毒除氧剂代替联氨除氧的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 1999, 19(2): 28-29, 46. DOI:10.3969/j.issn.1005-829X.1999.02.014
[6]
李玉磊, 于萍, 宋斌, 等. 新型除氧剂的研究与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00, 20(5): 6-9. DOI:10.3969/j.issn.1005-829X.200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