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净化厂原料气过滤分离设备是衔接井站与天然气净化系统的关键设备, 特别是处理高含硫天然气的净化厂时, 其原料气中含H2S、CO2、水等腐蚀性介质, 分离出的污物、凝析油及化学添加剂沉积于分离设备底部, 使腐蚀环境复杂多样, 设备腐蚀严重[1-2]。针对这一现象, 调研了川渝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原料气过滤分离设备的腐蚀状况, 有些分离设备投入运行仅短短几年, 筒体便出现鼓泡、腐蚀分层等现象, 处理H2S质量浓度30~90 g/m3、CO2质量浓度50~140 g/m3的分离设备, 运行不到两年就出现分层、鼓泡等严重腐蚀现象, 其水质为Ca2+质量浓度97.86 mg/L、Na+质量浓度68 mg/L、K+质量浓度4 mg/L、Mg2+质量浓度19.52 mg/L、Al3+质量浓度17.71 mg/L、F-质量浓度10.81 mg/L、Cl-质量浓度367.58 mg/L、PO43-质量浓度22.79 mg/L, pH值为5.08。图 1为川渝气田某净化厂过滤分离器的外观及内部腐蚀状况。现场跟踪调研表明, 过滤分离设备使用年限太短, 分离器出现大面积严重分层、鼓泡现象, 腐蚀极为严重, 因此, 对设备腐蚀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可为天然气净化厂的管理及设备加工提供参考。
针对现场环境介质及失效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拟对原料气过滤分离设备失效原因进行金相分析、理化性能分析及腐蚀产物分析, 判断其失效原因, 分析结果如下。
将设备鼓包处截取长100 mm, 宽20 mm的试样, 将开裂裂纹处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如图 2所示。从裂纹纹理推断, 可能是晶界存在偏聚有害杂质(如S、P、As、Te、Bi等), 出现氢致沿晶开裂。
将失效设备割取一小块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 1。
由表 1可知, 失效设备化学成分分析符合GB 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要求。
失效设备截取室温拉伸试样, 试样尺寸为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中规定标准试样, 在室温条件下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如表 2所示。
由表 2可知, 材料力学性能符合GB 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将失效设备截取金相试样并进行切割加工, 试样经镶嵌抛光,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结果如图 3和表 3所示。
根据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方法》对试样的夹杂物进行评级, 结果见表 3。其中, 夹杂物分类:A为硫化物类, B为氧化铝类, C为硅酸盐类, D为环状氧化物类, DS为单颗粒球状类。由表 3可知, 失效设备材料中夹杂较多, 主要为B类与DS类夹杂。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越高, 发生氢致开裂所需氢浓度的限值越小, 且MnS和氧化物夹杂不利于提高抗HIC(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氢致开裂)能力[3]。
将两个分厂失效设备试样(1# & 2#)腐蚀产物进行XRD分析, 结果如图 4和图 5所示。
由图 4、图 5腐蚀产物的XRD分析结果可知, 腐蚀产物主要为FeS、Fe(1-x)S、Fe3S4等铁的硫化物及少量铁的氧化物。
综合以上分析, 原料过滤分离设备失效原因包括H2O-H2S-CO2和材料自身夹杂。在介质中由分子态的H2S吸附于金属表面, 经过化学吸附分解为原子氢, 氢原子进入金属, 并聚集在拉应力部位或显微缺陷部位(析出物、夹杂物、空洞、晶界)等, 促进金属脆化开裂, 其主要形式为HIC。
经分析, 设备失效原因为材料自身夹杂在含H2S环境下的开裂鼓泡, 为了明确材料鼓泡的影响因素, 按照现场水质配水, 配水组成:Na3PO4 39.34 mg/L, CaCl2 271.56 mg/L, NaCl 172.96 mg/L, KCl 9.089 mg/L, MgCl2 77.26 mg/L。在温度为40 ℃、总压为5.5 MPa、H2S与CO2分压之和为0.67 MPa的条件下, 考察不同H2S与CO2分压对现场设备材质Q245R的影响, 结果见图 6、图 7。
由图 6、图 7可知, 随着H2S分压的增大, 气液相腐蚀速率先急剧增大而后缓慢增加, 且当H2S与CO2分压比大于1时, 试片表面出现了氢鼓泡。
此外, 对Q245R材料进行氢致开裂评定, 评定条件为5%(w)的NaCl、0.5%(w)的CH3COOH、25 ℃、4天, 评定结果如表 4及图 8、图 9所示。
由表 4、图 8及图 9的结果可知, 材料裂纹长度率、厚度率、敏感率符合裂纹敏感率≤2%, 裂纹长度率≤15%, 裂纹厚度率≤5%的标准。但局部已经出现鼓泡, 从试后金相照片也可看出, 鼓泡处周围局部夹杂含量较高。有学者统计分析表明, 氢鼓泡在含Ti元素的夹杂处成核的概率最大, 为38%;其次为含有Al元素的夹杂物, 为30%, 含Si元素的夹杂物占15%[4]。可以推断氢在不同夹杂物富集的概率不同, 出现鼓泡的概率也不相同。局部富含成核概率越大的元素, 鼓泡概率越大, 从而造成局部鼓泡现象。
在酸性气田中过滤分离设备常使用Q245R材质, 在制造加工工艺过程中, 该材料虽然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要求, 但因局部杂质的存在, 成为HIC起裂源, 导致酸性天然气净化厂原料气过滤分离设备鼓泡失效。
Q245R材料的腐蚀性能随着H2S分压与CO2分压比值的增加变得更为严重, 且局部夹杂含量较高处更易出现氢鼓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