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油是国内外提高剩余油采收率应用较多的技术,但随着聚驱的深入,油井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增多,致使地面脱水和污水处理的难度加大[1]。缪云展等[2]认为,影响聚驱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根本是聚丙烯酰胺溶液自身的黏度;唐果等[3]研究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聚驱采出液协同破乳的作用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和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协同破乳效果越好;檀国荣等[5]用非离子聚醚与阳离子反相破乳剂复配解决了渤海聚合物驱油后采出液脱水问题;西安石油大学吴亚[4]应用低聚季胺盐与破乳剂AE-932复配,解决了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困难及水质浑黄等问题;商永滨等[6]筛选出磺酸盐型水溶性破乳剂复配后,满足了长庆油田北三区聚表二元驱采出液脱水需要;付亚荣等[7]发明的稠油油藏聚驱后采出液脱水用破乳剂,聚驱后采出液脱水后原油含水小于0.2%,污水含油量小于50 mg/L。但是,这些聚驱采出液脱水破乳剂的破乳温度为50~65 ℃,造成大量能源浪费;随后,江延明、孙广宇等[8-9]从原油乳状液凝胶的结构裂降和结构恢复行为探讨了含水率对其触变性的影响,为聚驱原油实现低温破乳脱水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多乙烯多胺、松香胺、有机醛、胺、苯酚等的反应物为起始剂的聚醚类破乳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引入微量的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亚铁、维生素C、氟碳表面活性剂FN-3产生“协同共轭”效应,发明了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10];冀中南部油田聚驱采出液在40~43 ℃时,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质量浓度为50~70 mg/L时,原油脱水后含水率小于0.2%,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
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其组成(质量分数)为:破乳剂SAP1187 15.0%~25%;破乳剂PFA311 17%~25%;破乳剂101 12%~16%;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0.04%~0.1%;氯化亚铁0.05%~0.08%;维生素C 0.06%~0.09%;氟碳表面活性剂FN-3 0.08%~0.15%;其余为水。各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其生产方法为:①将破乳剂SAP1187、破乳剂PFA311、破乳剂101按比例加入搪瓷反应釜,缓慢升温到55~65 ℃;②在不断搅拌下先加入水总量的5%,继续搅拌30 min后,再依次按比例加入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维生素C,边加边搅拌;③依次按比例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FN-3、氯化亚铁搅拌30 min;④加入余下的水,搅拌3 min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至常温,得到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
依据GB/T 8929-2006《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测定原油含水量;依据SY/T 5281-2009《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法瓶试法》评价破乳剂;依据SY/T 0530-1993《油田污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油含量。
冀中南部某油田聚合物驱油后,油井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最高达714 mg/L,平均约359 mg/L。实验采用聚驱采出液混合原油,含水55%,以低温破乳剂的基本配方为依据,改变不同原料的配比,组成15种不同低温破乳剂,在质量浓度100 mg/L,试验温度40 ℃条件下,得到5种脱水快或水质清的破乳剂配方(见表 1)。
将2.2中筛选出的脱水快、水质较清的5#破乳剂分别与脱水较快、水质清的2#、4#破乳剂按吴宏鑫院士[13]提出的黄金分割控制方法进行复配[14],保证在过渡过程阶段参数未收敛情况下系统稳定。复配后在破乳剂质量浓度100 mg/L,试验温度40 ℃条件下,进行聚驱采出液脱水试验,试验结果见表 2。
从表 2可看出,2#L2+5#L1与4#L1+5#L2的黄金分割“中外”比组合效果显著。复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类型破乳剂“协同”诱导脱水作用[15],体系中带正电的氯化亚铁中和油滴表面负电荷,与维生素C配合提高缩小Stern层的能力,降低Zeta电位,作为互溶剂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融合”协同,表现出对聚驱采出液显著的破乳脱水效果。
在不同投药浓度下,2#L2+5#L1与4#L1+5#L2复配组合的脱水效果见表 3。
从表 3可看出,2#L2+5#L1与4#L1+5#L2复配破乳剂的最佳质量浓度均为80 mg/L。40 ℃下,对冀中南部某油田聚驱采出液原油60 min的脱水率在95 %以上,脱出水的油质量浓度均小于50 mg/L。脱出水水质清, 油水界面齐。加药质量浓度在50 mg/L时的脱水效果与加药质量浓度在80 mg/L时相差不大,考察现场生产成本,推荐现场使用质量浓度为50~80 mg/L。
根据室内筛选结果,选择4#L1+5#L2复配破乳剂对冀中南部某油田聚驱原油采出液进行现场脱水,在质量浓度为50~70 mg/L,脱水温度为40~43 ℃的条件下,原油脱水后含水率小于0.2%,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同时,改变聚驱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剂的基础配方,进行复配实验后,在冀中南部多个聚驱油田原油采出液脱水工艺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1) 在不同起始剂的聚醚类破乳剂中,引入带正电荷的无机盐,在维生素C、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共轭”效应下,依靠电中和机理,可以实现聚驱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脱水。
(2) 采用单剂初选、黄金分割复配、最佳投药量的选择,筛选聚驱原油采出液低温脱水破乳剂,方法简单,是解决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困难,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